当前位置:园所动态 > 班级动态 > > 正文
家长做好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
--
作者:井慧俊  发布时间:2019/4/3 18:23:40  阅读:5727

幼儿升入大班,幼儿园,小学衔接的工作就自然成了家长与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。为了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,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
一、家园配合,首先要走出家教“误区”
如:家长给孩子安排的学习内容超过了孩子正常的接受能力。双休日要带孩子学钢琴、学画画、学舞蹈等,这种所谓特长培训,使孩子得不到轻松娱乐,严重伤害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、兴趣性。家长包办代替的做法又使孩子产主依赖性,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独立意识,造成入学前的种种不便。为此家长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孩子,调整家教计划,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,使之尽快、尽好地适应小学生活。
二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
幼儿园与小学是两类教育机构,学习时间,学习内容,学习方式,睡眠时间及师生关系筹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,家长与幼儿园配合才能逐渐减轻、消除孩子的不适,才能使幼儿入学后很快适应小学教育,顺利完成学习任务。
1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
教师要帮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,鼓励幼儿独立思考,动手又动脚,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。家长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,与幼儿有关的事
让幼儿参与协商;幼儿能处理的事尽量让幼儿自己处理,教幼儿学会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;如何解决同伴纠纷,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。
2、培养幼儿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
让幼儿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培养幼儿独立能力的好形式。到大班后期,幼儿园教师要通过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,与小学交谈,日常生活中模拟小学生学习,整理书包、文具盒等活动,引导幼儿养成认真、细致的学习习惯。同时教幼儿不懂的地方,学会独立思考,克服困难或与同伴互相讨论得出结论。让幼儿学会自己支配时间,做到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作业或事情时,不边做边玩……就会避免入小学后家长的陪读现象。
3、在生活与活动中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
在幼儿园中,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可讲幼儿自由选择,自由活动的环境与条件,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逐渐了解完成任务与遵守规则的关系,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,学会自己选择,安排自己的活动,做活动的主人。同时通过值日生、劳动活动,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。在家中父母可以让幼儿帮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使幼儿养成每天完成任务的习惯,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规则意识如:上楼梯靠右行,公园玩运动器械时懂得排队等待,公共汽车先下后上等,不断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与能力。
4、独立生活自理能力与习惯培养
使幼儿养成良好习惯,这是幼儿园、小学衔接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。幼儿在成人的提醒下做到按时就寝与起床,学会自己穿日常衣服,系鞋带,整理床铺,自理大、小便,熟悉一日生活常规,能辨认自己的家庭住址,会写自己的名字,掌握正确坐、立、走姿势。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,遇到流鼻血、掉牙、摔伤等情况,能知道一点处理方法。而这些能力与习惯的形成,离不开教师与家长。
   古人云:“养不教,父之过;教不严,师之惰。”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,缺一不可。

编辑:井慧俊   稿源:本站原创
打印本文 另存为Word文档    分享到微信 分享到新浪微博 分享到人人网 分享到百度收藏
上一篇:春季幼儿手足口病预防   下一篇:苹果班:春游中山植物博览园
请您评论(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)
游客不能评论。[请登录]
通知公告

扫一扫